荨麻疹科普(内分泌)


陈先生,男32岁,1天前公园赏花后,面部、颈部突发红色风团,逐渐蔓延至躯干和四肢,瘙痒剧烈。伴轻度眼结膜充血、鼻塞、打喷嚏,无发热、气促或腹痛。来到医院就诊,诊断荨麻疹。
一、什么是荨麻疹?
荨麻疹(俗称“风团”“风疹块”)是一种因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、渗透性增加引发的局限性水肿反应。特征为突发性风团(红色或苍白色隆起皮损)、剧烈瘙痒,可自行消退但易反复发作。
二、症状特点
1. 典型表现:
风团:大小不一,形态不规则,可融合成片,数小时内消退但新疹可反复出现。
瘙痒:常为刺痛或灼热感,夜间可能加重。
血管性水肿:约40%患者伴发,表现为眼睑、口唇、手足等部位肿胀,可能持续72小时。
2. 危险信号:
若出现 呼吸困难、喉咙发紧、头晕或血压下降,可能为过敏性休克,需立即就医!
三、常见诱因与处理
急性荨麻疹诱因: 食物(海鲜、蛋类)、药物、感染、蚊虫叮咬 <6周,多数1-2周内消退 。
慢性荨麻疹: 自身免疫、慢性感染、精神压力、物理刺激(如冷热、摩擦) ≥6周,可持续数月或数年
紧急处理:
突发喉头水肿或休克时,立即肌注肾上腺素(随身携带救命笔者需常备)。
四、生活管理贴士
避免刺激:穿纯棉宽松衣物,洗澡水温≤40℃,避免酒精和辛辣食物。
记录日记:记录发作时间、饮食、活动,帮助识别潜在诱因。
心理调节:慢性患者可通过正念冥想等缓解焦虑(压力可能加重症状)。
五、何时需就医?
- 风团持续超过24小时不退或伴瘀斑(需排除荨麻疹性血管炎)。
- 反复发作超过6周,影响睡眠或工作。
- 孕妇、儿童等特殊人群出现症状,需个性化用药指导。
小知识:寒冷性荨麻疹患者应避免突然接触冷水,游泳前做好适应训练!
荨麻疹虽恼人,但多数预后良好。通过科学管理和避免诱因,可有效控制症状。若反复发作,建议至皮肤科或过敏专科系统诊治。
内分泌-邹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