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呼吸间,成长与温暖共鸣


————呼吸内科 圣鹏程
依稀记得初次选择志愿的那年,我满怀憧憬,选择了救死扶伤的职业,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人们口中的“白衣天使”,为人民服务,照亮他人。后来啊,历经了学校和职场上的磨炼,我深刻明白了,作为一名护理工作人员,在我们的背后,有着多少成长的辛酸和工作的不易。我听过比教堂神父膝前更为虔诚的祈祷,也有见过凡人面对死神来临时的坦然与无奈。身边的朋友曾问过我,当你见过那么多生离死别的时候,你不害怕吗? 害怕?可能曾经也有过吧,或许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。因为现在的生死关头,是我们与死神之间的一场拉锯战,没有害怕的时间,只有硬着头皮不断的进行抢救,来回的心肺复苏。你问我为什么?因为那是一条血淋淋的生命,那是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的职责,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。
长在角落里的蔷薇,也会披荆斩棘,从前,也有一束光照在过我的身上,那是一种温暖的感觉。站在呼吸内科走廊的窗前,看阳光斜斜地洒在消毒水擦拭过的地面上,泛起细碎的光。恍然惊觉,自己已在这片守护呼吸与生命的天地里,度过了充实又温暖的三个月时光。
初来科室时,面对复杂的电脑程序、不熟悉的工作流程和家属关注操作时的压力,内心满是忐忑。记得第一次在家属面前帮病人打针,双手止不住地微微颤抖,生怕自己的失误影响操作。带教老师仿佛看穿了我的紧张,轻声鼓励道:“别慌,看好定点,慢慢来。”在老师的指导下,我逐渐稳住心神,顺利完成了任务。那一刻,我明白了,每一次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,都藏着严谨与专注,而这份责任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
呼吸内科的患者,大多被疾病长期困扰。有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爷爷,每次发病时都呼吸困难,嘴唇发紫。但总是面带微笑,十分乐观,曾经问过爷爷为什么总是面带笑容,他回答道,既然这种病不能完全治愈,但是生活仍需继续,开心是一天,不开心也是一天。那为什么不开心点嘞?那笑容里,有对病痛的坦然,更有着对生活的向往。为了帮他改善呼吸状况,我们每天指导他进行呼吸功能锻炼,调整吸氧参数。看着他在我们的努力下,呼吸逐渐平稳,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,我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的意义——不仅是治疗疾病,更是给予患者温暖与希望。
这三个月里,与同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,也成为了我最珍贵的回忆。抢救危重患者时,大家默契配合,与死神争分夺秒;疑难病例讨论会上,各抒己见,只为找到最佳治疗护理方案。记得近日抢救过敏性休克的一名患者,患者病情危急,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。我们迅速采取措施,给予呼吸皮囊通气,盐酸肾上腺素肌注,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泵注,静脉大剂量补液……经过数小时的努力,患者终于转危为安。当汗水浸湿了白大褂,带来一股酸涩的味道,却记录着我们与死神较量的又一次胜利。在大家疲惫却欣慰的脸上,我读懂了团队的力量与坚守的价值。
在呼吸内科的这三个月里,我从一个青涩的新手,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医务工作者。上班的这半年,是成长的半年,是温暖的半年。我在这条医路上坚定地迈出了一步又一步,未来,我将继续怀揣着初心与热爱,用所学去守护每一个生命,为医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 。